荷蘭豆不知道大家平時經不經常吃這種蔬菜,荷蘭豆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有重要作用,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荷蘭豆的種植技術。
一、生物學特性
1. 形態特征。豆科,一二年生植物。莖矮性或蔓性。矮性高僅30厘米左右,蔓性種株高1-2米,莖圓而中空易折斷。出苗時子葉不出土。羽狀復葉,小葉4-6枚,先端有卷須,能攀纏它物。花單生或對生于腋處。色白(白花碗豆)或紫(紫花豌豆),自花授粉。莢果扁而長,有硬莢和軟莢之分。(1)根:直根系,側根少,根部有根瘤菌(與豆科植物共生,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氣中的氮氣供植物營養的一類桿狀細菌),對土壤貧瘠有較強的忍耐能力。(2)莖:近四方形,中孔脆嫩,蔓生節間長,需立支架。荷蘭豆按其莖的生長習性可分為矮生、半蔓生和蔓生三種類型。
2. 生育期。主要分為發芽期、幼苗期、抽蔓期、開花結莢期。
3.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。(1)溫度:荷蘭豆耐寒,不耐熱。4℃時種子開端遲緩發芽,在16℃—18℃時4—6天可出苗。幼苗可耐-6℃低溫,莖蔓生長適溫為15℃—20℃,開花結莢期適溫為15℃—20℃,超過26℃受精率低、結莢少、產量低,產量和品格下降。(2)光照:結莢期要求長日照和較低的溫度,忌高溫。荷蘭豆對光照和水分的需要較為強烈,延長光照可提早開花。(3)水分:整個生育期都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水分,但不耐澇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,土壤適宜PH值為5.5~6.7。(4)土壤營養:苗期需要一定的氮肥,生長中期應注意施用磷肥促進根瘤菌生長。自身根瘤還有固氮作用,但仍以疏松且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為宜。荷蘭豆切忌連作,至少4至5年輪作。
二、品種選擇
選擇高產、抗病蟲性強的優良品種,反季節種植選擇SPS,美綠、奧豐1號。近年來我縣東村鎮祖庫村委會種植的大部分品種為SPS,該品種株性為蔓生,高約1.8米,春播60天即可收獲,采收30天,夏秋播55天開始采收,采收期50天。開花后10天左右開始采收,單株結莢10—20個,畝產量600—800kg,畝用種量3.5kg。
三、整地施肥
豌豆直根入士較深,根系發達,選擇當年沒有種過豆科作物的土質疏松、肥力較強、能灌能排、土壤酸堿度中性的地塊。前作收獲后翻犁曬垡,每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2~3t,普鈣30kg,硫酸鉀10—15kg,尿素10—15kg,或復合肥30kg,作種肥。鉀鈣硼鋅肥4~8公斤,有機復合肥20。翻地拌勻、起壟整平,小高墑,利于排水。墑寬1.2—1.3米,墑高20厘米。
四、播種
4月底至6月間播種栽培,行向以東西向為好,通風透光,株距8—10厘米,每穴2粒。蓋膜前要澆透水。苗出齊后,及時破膜,并用細土封蓋,防止水分流失和控制雜草生長。
五、田間管理
1. 搭架引蔓。當幼苗長到5至6片真葉約30厘米時,卷須出現時要及時搭架引枝上架,使荷蘭豆的蔓向上攀緣生長,同時要進行綁蔓上引,行間保持通風透光。荷蘭豆苗長到搭架可采用竹竿插單排立架,并要人工引蔓上架或綁蔓。也可用木樁搭架,即在壟的兩側各插一根木樁,插實,頂端用線繩對著綁好,每隔2米綁一對桿,然后在壟的每側距地20厘米的地方用結實的線繩在每根立桿上纏繞一周,直至把整根壟兩側都綁完。
2. 肥水管理。荷蘭豆苗期應適當抑制肥水,開花時及時灌水,在整個開花結果期注意適時澆水,并追肥2~3次,每次每畝用鉀鈣硼鋅肥4公斤加入人糞尿中淋施。另外可以采取根外追肥,在花蕾期開始每隔10天噴施一次,連續噴3-4次。
以上就是荷蘭豆的種植技術啦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