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腸毒血癥是一種急性毒血癥,由羊腸道中的天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。該病會急性發作,造成羊只死亡,死后的羊腎臟軟化,因此又稱為軟腎病。該病多發生于2歲以下、膘情較好的羊,綿羊比山羊易感。本病多發生在初夏,主要誘因為多雨,氣候驟變,大量食用青草、精飼料、青綠飼料,同時運動過少。
本病的癥狀可見二品種型:一類以抽搐為特點,羊在倒斃前,四肢激烈劃動,肌肉顫搐,眼球遷移轉變,磨牙,2~4小時內殞命。另外一類以昏厥和悄悄殞命為特點,可見病羊步態不穩,今后臥地,并有感受過敏,流延,高低頜咯咯作響,繼而昏厥,角膜反射消逝,有的可見腹瀉,3~4小時內悄悄地逝世去。
表現離群呆立或臥地,體溫不高,口吐白沫,有時磨牙,角弓反張,眼結膜蒼白,全身肌肉抽搐,腹瀉,糞便呈暗黑色,混有黏液或血液。有的病羊有食毛癖,瀕死前可見轉圈或步態不穩,呼吸困難,倒地后呈四肢劃水狀,頸向后彎曲,繼而昏迷或呻吟,最后衰竭死亡,死后腹部膨大,急性病例從發病到死亡僅1~3h,病情緩慢的延至3~10h或1~3d后死亡。
病理變化病變主要限于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統。真胃內有未消化的詞料;腸道特別是小腸充血、出血,嚴重者整個腸段腸壁是血紅色或有潰瘍。肺臟出血、水腫。腎臟軟化如泥樣,—般認為是一種死后的變化。體腔積液,心臟擴張,心內、外膜有出血點。防制參照羊快疫的防制措施進行。
急性病例腹部高度膨脹,腹痛,口吐白沫,倒地后痙攣而死亡。病羊在臨死前,步態不穩,心律加快,呼吸增數,全身肌肉顫抖。磨牙,側身倒地,體溫一般不高,四肢及耳根發冷。一般多死于夜間,次日早晨才被發現。病情緩慢者,起初厭食,反芻、噯氣停止,流涎,腹部膨大,腹痛,排稀糞。糞便惡臭,呈黃褐色,糊狀或水樣,其中混有黏液或血絲,1~2天死亡。
羊腸毒血癥潛伏期短,多呈急性經過,突然發病,幾分鐘后死亡。病程緩慢的病羊表現離群呆立或臥地,體溫不高,口吐白沫,有時磨牙,角弓反張,眼結膜蒼白,全身肌肉抽搐,腹瀉,糞便呈暗黑色,混有黏液或血液。有的病羊有食毛癖,瀕死前可見轉圈或步態不穩,呼吸困難,倒地后呈四肢劃水狀,頸向后彎曲,繼而昏迷或呻吟,最后衰竭死亡,死后腹部膨大。
多數突然死亡。病程略長分兩種類型,一類是搐搦為其特征,另一類是昏迷和靜靜死亡。前者倒前四肢強烈劃動,肌肉抽擒,眼球轉動,磨牙,P水過多,頭頸抽搐2~4小時死亡;后者病程不急,早期步態不穩,臥倒,并有感覺過敏、流涎、上下領咯咯作響,繼昏迷后角膜反射消失;有的病羊發生腹瀉,常3~4小時靜靜死去。
羊腸毒血癥癥狀可分為2種類型:1、以搐搦為其特征,四肢出現強烈的劃動,肌肉顫搐,眼球轉動,磨牙,隨后頭頸顯著抽縮,往往死于發病后的2-4小時內。2、早期癥狀為步態不穩,以后臥倒,并有感覺過敏,流涎,上下頜咯咯作響,繼以昏迷,角膜反射消失,有的病羊發生腹瀉,通常在3-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,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癥狀上的差別決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。
本病的癥狀可見二種類型:一類以抽搐為特征,羊在倒斃前,四肢強烈劃動,肌肉顫搐,眼球轉動,磨牙,2-4小時內死亡。另一類以昏迷和靜靜死亡為特征,可見病羊步態不穩,以后臥地,并有感覺過敏,流延,上下頜咯咯作響,繼而昏迷,角膜反射消失,有的可見腹瀉,3-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。
羊腸毒血癥,是突然發作,很少見到癥狀,或看出癥狀后很快倒斃。有的病羊以搐搦為特征,倒斃前四肢強烈劃動,肌肉抽搐,眼球轉動,磨牙,口涎增多,隨后頭頸抽搐,常于2~4小時內死亡,有的病羊以昏迷為特征,病初步態不穩,以后倒臥,繼而昏迷,角膜反射消失,有的伴腹瀉,排黑色或深綠色稀便,往往在3~4小時內靜靜地死亡。
(以上為本站整理農技人員經驗所得,僅供參考)